展会新闻
感知监测“一张网”、数智解析“一底座”、智慧应急“N应用”, 海康威视专家佟悦分享新技术新应用|2023中国应急展活动回顾(4)
2023-12-12
11月15-17日,2023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11月16日举行的同期活动“中国应急展专场活动——智慧应急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海康威视、武汉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9位专家分享了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体系构建、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安全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时感知三维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新技术、新理念。
海康威视应急管理行业总经理佟悦讲《全域感知、数智融合、面向实战,构建应急管理应用体系》
佟悦介绍,《“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要求,针对危险化学品、矿山、工贸、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和重点领域,构建全面覆盖的风险监测与感知数据“一张网”;推进国家、省、市、县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各级政府与行业部门、重点救援队伍互联互通、协调联动。提高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构建“智慧应急大脑”,打造安全生产风险防控、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应用。
《应急管理视频资源池地方建设任务书》要求,建设各省视频资源池,汇聚本省监控视频资源、救援现场视频资源、短视频资源、视频会商资源等,开展视频智能分析。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要求,重点围绕城市生命线工程、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并及时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一是风险隐患仍然突出,传统高危行业和消防领域安全风险隐患仍然突出,重特大事故在地区和行业间呈波动反弹态势。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重特大风险形势严峻复杂,灾害的突发性和异常性愈发明显;二是防控难度不断加大,灾害事故发生的隐蔽性、复杂性、耦合性进一步增加,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进一步增加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及难度;三是应急管理基础薄弱,科技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风险隐患早期感知、早期识别、早期预警、早期发布能力欠缺,应急物资、应急通信、指挥平台、装备装配、紧急运输等保障尚不完善。
智能物联的发展,得益于感知技术的发展,也依托于 AI 技术的发展。AI赋予了传感器和设备的智能和分析能力,实现从感知到智能感知的转变。AI赋能全面感知,意味着我们能够利用AI算法对大量的感知数据提取有意义的信息进行识别、检测、预测等处理,实现更智能化的感知。这个在高信息密度的传感数据中体现尤为明显。
目前,海康威视从可见光到毫米波、到红外、到 X 光、到声波的智能感知应用都在逐步落地。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感知能力的上限,海康威视将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感知结果,从而提高感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在海康威视的数字路口、新型周界等系统也都已在落地应用。
从安防到智能物联,客户需求始终呈现碎片化、场景化特征,20多年来海康威视不断将通用技术(硬件技术、工艺材料、嵌入式软件、系统级软件开发、大数据技术、网络安全等)与场景化应用技术组合、融合和集合进行产品创新,形成从探测器、模组、设备到系统的产品体系。目前,海康威视在售硬件产品型号已超过3万个,软件产品200多款。
海康威视的建设思路是:通过构建感知监测“一张网” ,数智解析“一底座” ,支撑智慧应急“N应用”。
“一张网”
构建全域覆盖的感知监测一张网,对危化品企业、矿山、烟花爆竹、工贸、森林草原、河流水库、城市生命线等领域安全风险的监测,实现全天候、立体化、多维度监测。
“一张网”:物联感知终端
海康威视致力于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在应急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物联感知能力,适用于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应急指挥等场景。
“一张网”:统一物联接入
针对感知设备接入普遍存在的设备类型多、异构协议多、设备厂家多等问题,通过构建统一物联接入平台,实现多类型、多协议、多厂家的设备统一接入。
“一底座”
“一底座”:数据中心
构建数据中心,接入企业及各委办局的数据,实现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并建立资源库、主题库和专题库,通过数据服务支撑上层应用。
“一底座”:数据中心-设备治理
面对物联数据经纬度缺失、设备属性缺失、点位众多产生的管理混乱、找点不便等问题,构建多级标签治理体系,提供标签级联能力,实现设备基础信息、业务标签的推送与共享.
“一底座”:数据中心-数据模型
通过对区域基础信息、社会环境数据、历史统计数据等进行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建立业务数据模型,不断丰富数据模型仓库,助力提升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态势感知、辅助决策水平.
数据中心提供模型仓库能力,对数据模型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海康威视也积累了一些风险评估模型,包括电气火灾风险态势分析模型,场所用电安全评估模型、基于气象的火情五色预警模型等。以区域内涝风险评估模型为例,通过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的分析,梳理出相关的影响因子,构建评估模型,并且在项目应用中对模型不断改进优化,提升模型准确度。
“一底座”:智能中心
整合算法、算力、应用场景,完善算法”生产-管理-调度-增效”全流程,真正将AI技术赋能应急管理行业,推动监测预警由“人盯死守”向“智能感知”转变。
一站式训练平台可以应对碎片化的智能需求提供模型训练能力,支持公有化和私有化部署;算法仓库可以实现模型统一纳管,提供模型封装、模型接入与管理、模型统计与评价等功能;资源管理调度平台可以软硬解耦,按需调度,实现数据智能分析、一视频多算法;算法策略平台可以通过多模融合、多类型数据结合等方式降低模型误报,提升事件有效性。
“一底座”:智能中心-算法能力
通过在应急行业多年的耕耘,海康威视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领域都有相应的算法积累,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一底座”:智能中心-策略增效
针对算法识别过程中产生的事件重复上报、误报、场景算法不匹配、单一算法不满足业务需求的情况,引入算法策略,通过过滤无效事件、合并同点位多条事件、一定时间内不重复报警,实现对事件的预处理,提升事件审核处置效率。
“N应用”
“N应用”:安全生产
围绕危化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基于生产、环境等多维感知数据和隐患排查数据,实现对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和研判处置,帮助动态掌握区域内的风险情况,分类分级管控安全生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N应用”: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一张图
“N应用”:安全生产其他应用
“N应用”:自然灾害-防汛防涝
以水雨情信息监测数据、视频图像数据为支撑,结合水利、城管、气象部门防汛相关业务数据,实现对汛情、工情、灾情的实时监视和一屏呈现,整体掌握防汛防涝整体态势,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水平。
“N应用”:自然灾害-森林防火
融合卫星、无人机、热成像和人工巡护等多种手段, 对火情进行全天候监测、实时报警、智能决策、研判处置,有效增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提高森林火情管控成效。
“N应用”:自然灾害-地质灾害
针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场景,利用视频监控、传感器、无人机等多维感知手段,建立地质灾害风险感知监测体系,获取易灾点位移、裂缝等数据;基于地质灾害监测应用,提供监测预警、AR实景监测、隐患发育过程监测等能力。
“N应用”:城市安全
面向燃气管网、排水管网、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安全监测场景,实现城市安全隐患常态化、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响应。
“N应用”:应急指挥、
面向各类灾害救援场景,以空天地感知、融合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能力,帮助实现应急救援过程反应灵敏、协同联动、高效调度、科学决策。
海康威视在2023中国应急展上展示新产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