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新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煤科工、中海油天化院、中国安科院等单位专家分享氢能、电化学储能安全保障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
2024-12-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煤科工、中海油天化院、中国安科院等单位专家分享氢能、电化学储能安全保障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
——新能源+储能安全保障技术专场活动(下)
11月13-15日,由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11月14日,本届展览会的承办单位——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支持下,主办了新能源+储能安全保障技术专场活动。
在嘉宾演讲之前,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予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周丽波分别进行了致辞。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广东省佛山市应急管理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DNV大中国区等单位的专家,就电化学储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安全管理与产业发展分享了新理念、新技术。
胡瑾秋讲《氢能制-储-运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负责人、油气生产安全与应急技术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分室主任胡瑾秋以《氢能制-储-运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她首先介绍了氢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氢能制-储-运基础设施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她认为,氢能制-储-运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引领国家新一轮工业生产变革,加速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对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针对能源绿色转型,以可再生能源驱动制氢为基础,纯氢/掺氢管道大规模输运供能为前提,推动绿氢、蓝氢耦合工业生产,在响应氢能高占比用能终端发展的同时,提高转型效率,加强安全与可靠性保障,确定绿氢能源核心地位;针对氢能制-储-运全生命周期安全运维与风险管控,微观上要明确氢能制-储-运设备氢腐蚀、氢鼓泡、氢致开裂等氢损伤行为机理,宏观上要加速构建氢产业链风险评估-故障监测-早期预警的安全保障技术框架,以氢能制-储-运全产业链安全运行为落脚点,实现世界氢工业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强国。
乔秦讲《氢能设备防爆技术及安全评估》
国家防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天津)国际事务部专家乔秦以《氢能设备防爆技术及安全评估》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他介绍了氢储能应用场景、氢储能场所潜在爆炸危险区风险评估、在潜在危险区安装使用设备的防爆技术应用和设备认证发展的趋势。对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氢能产业,IEC秘书处也及时作出了反应,成立了工作组WG19。随着工作组工作的推进,相关技术文件会被通过,与氢能产业有关的IEC和ISO标准会被整合,以便发证机构针对氢能相关设备颁发证书。应用的标准,包括IEC 60079-46成套系统认证IEC 60079、IEC/ISO 80079、电器与非电产品防爆(ISO 19880-1 加气站、ISO 19880-3 阀门、ISO 19880-5 软管和软管配件、ISO 17268 加气连接装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氢腔的相关要求)。
刘少权讲《矿用氢能源与安全的探索实践》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新能源课题组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刘少权以《矿用氢能源与安全的探索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他介绍了煤炭采矿业中的氢能源需求、无轨胶轮车的氢安全研究、氢能源矿山监测无人机、矿区可再生制供氢装置的氢安全研究等。他认为,在新能源制氢、电解水制加氢一体站、工业终端加氢等示范工程建设运营基础上,矿区终端可再生制供氢模式和系统将会实现;氢能源矿山运输车辆,以及更多的氢能源矿用设备,将会是城市公共汽车之外,又一氢能源推广应用和工程实践的最佳场景;采矿业与安全科学工程深度绑定,氢能源与应急安全也是密切联系的,矿用氢能源与氢安全的研究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步,进而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可靠的支撑基础。
周航宇讲《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防控体系发展态势》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新型储能研究中心专家周航宇以《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防控体系发展态势》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他介绍了电化学储能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有三个“安全”:本征安全、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本征安全是指电池本体的安全性;被动安全是指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当消防系统启动的时候,损失已经不可避免;主动安全是在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监测评估储能电站电池的整体运行状态,对储能系统的早期故障进行识别和预警,进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把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的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防患于未“燃”。被动安全聚焦于热灾害管控、高效灭火技术装备。
对于重点需求方面,他介绍,在灾害科学理论领域:电池热失控孕育阶段能量转化引发的多模态参量耦合时空演化机制;热失控后产气-致灾行为的预测模型;电池热失控非均多相喷发物着火临界判据及燃爆灾变机理;储能故障导致电池热失控的全链条演化过程及机制;准确率高的多参量融合预警模型。在安全评价领域:电气危害、火灾、爆炸和毒性等关键指标的定量评价;复杂应用场景和运行过程中的动态风开展评价方法;涵盖“单体-模组-簇-系统-电站”层层分级的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技术;痕迹识别、事故现场重建关键技术,事故现场动态风险评估技术。在实战技术装备领域: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本质安全型锂离子电池;锂电池极早期故障诊断技术产业化与工程应用;集热管理、故障诊断、监测预警和灭火协同等一体化技术;极低温灭火抑爆技术产业化与工程应用;新型气体消纳、复燃抑制特性灭火剂和灭火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应用;热失控高精度定位和超早期预警技术与装备;火灾多时间尺度分级、分层感知与智能联动防控技术装备。在标准体系领域:完善电化学储能设施标准体系,提高电化学储能设施全生命周期技术指标要求;针对复杂应用场景的电化学储能设施规划设计、设备实验、竣工验收规范标准;规范电化学储能设施异常运行和故障情况的处理方法,明确不同应用场景储能设施维护的具体要求;国际适用的储能系统安全性能等级评价标准。
莫宇讲《能源建设领域中高空作业的风险防范》
国际高空作业平台联盟(IPAF)中国区域经理莫宇以《能源建设领域中高空作业的风险防范》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
他介绍了高处作业的分级、高处作业事故分类、高空作业平台类型与应用场景、高空作业前的风险评估、高空作业救援方案等内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