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代表委员访谈录 | 两会代表委员为防灾减灾救灾鼓与呼
2020-05-25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所长张兴赢的办公室,摆放着我国自主发射升空的风云一号到四号气象卫星模型。“风云气象卫星经历了50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比肩欧美国家的气象卫星大国。”张兴赢自豪地说。
当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具备成熟的全球业务化观测能力。今年,山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生山火时,这套系统为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旦无人区发生山火,不仅救援困难,而且灾后核损也难。卫星在天上飞,可以24小时监控,省时又省力。”张兴赢说,除了监测火灾,这套系统还可以在台风、暴雨、高温、沙尘、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提供数据支撑。
张兴赢的手机里有多款内测APP,它们不但可以实时监测各种气象数据,还可以清晰看到监测地区疑似着火点的位置、着火面积、土地类型,色块面积代表过火面积,色块颜色越接近红色表示火灾的可信度越高。这在判定起火点位置、规划打火路径、评定灾后损失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地球观测研究及其在防灾减灾领域应用的政协委员,张兴赢今年带来的提案聚焦“重视和防范气候变化引发的巨灾风险”。
“现在防灾减灾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展,卫星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但如何将卫星带来的复杂数据加以整合、解码,科学应用于防灾减灾是非常重要的。”张兴赢举例说,某地干旱,通过卫星监测,可以看到土壤表层到内部的缺水情况,结合卫星对云微物理的各类监测产品,就可以综合判断云层成雨条件,进而指导地方救灾人员科学选择进行人工降雨的时机,来缓解干旱带来的影响。
但如何让“云”上的数据“落地”,真正为决策提供支持,除了解码之外,打破现有的信息传递壁垒也十分重要。
张兴赢建议,构建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防灾减灾“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抓住当前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协同趋利与避害关系,将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防灾减灾协同起来。
如何让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百姓,如何让大众更加科学理解灾害预警信息,更好地配合救灾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非常重要。张兴赢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另一方面要开展科普工作让高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人们对监测预警信息的科学认识。
现在,人们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天气预报、花粉指数等,气象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在灾害萌芽阶段就提醒人们做好防护。如果渔民能实时接收卫星发出的台风信息,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可以及时看到暴雨云团等的变化信息,消防救援人员能够实时收到火情、风力风向以及救火路径等信息,那就可以及时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张兴赢坦言,现在“云”上的数据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力度,用市场手段对数据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在救灾赔付方面,他建议,在政府的主导下,遵循市场规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他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市场不健全,制度设计亟待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区域性保险产品很难发挥大数法则的作用,二是补偿为主的巨灾保险会降低地方政府和居民防灾的激励,三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他建议,积极推动商业性巨灾保险,作为基本巨灾保险的补充,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地区巨灾保险,充分满足地区差异化保障需求。同时,推进巨灾保险立法,通过立法将巨灾保险以强制或半强制的形式确定下来。
“技术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也要不断解放。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部门联动,打造政府、社会、个人联防联控的防范化解风险全链条尤为重要。”张兴赢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未来充满信心。
“地质灾害防治是人命关天的工作,必须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尽最大努力预测预警好、防治防范好。”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六盘水地处乌蒙山区斜坡地带,山高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体破碎,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和动态变化大等特征。面对严峻繁重的防治任务,该市深刻吸取灾害教训,着力构建防、避、治综合防治体系,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防范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准确判断“隐患在哪里”是前提。李刚介绍,水城2019年“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六盘水专门组织地质专家,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调查,全面分析全市地质环境特征、近年来典型灾害成因和特点,归纳总结了顺向坡周边建筑物区域、高位玄武岩上覆松软体区域等11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和环节,并通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百日攻坚战”,打响了一场地质灾害防治的人民战争。
李刚用一组数据说明取得的成效,“我们紧盯11个重点区域和环节,以县为单元、乡镇为主体、村组为网格、行业领域为区块,组织专家和群众开展全覆盖、多轮次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至今累计排查区域45620处,排查出新增疑似隐患2915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定新增隐患53处,并全部纳入隐患排查台账管理”。
今年,该市在完成新一轮隐患大排查的基础上,将抓住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1∶1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重大机遇,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全面排查,全面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的构造、成因、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
“在抓隐患排查的同时,我们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专防与群防相结合,推动工作关口前移,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李刚说。
为提升准确判断“隐患在哪里”的能力,一方面,该市按照“一体五位”的要求,共安排隐患点监测员834人,并将监测员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00元,为每名监测员购买保额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险,配齐监测设备和应急物资,提高群测群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该市已启动367处自动化监测点建设,完成645处一般隐患点滑坡伸缩仪安装,今年还将200处适宜自动化监测的30人以上隐患点全部纳入自动化监测点建设计划,实现隐患点24小时全天候监控,科技防灾能力显著提升。
险情发生后,如何科学、及时、安全避灾呢?李刚表示,避让是地质灾害防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六盘水从预警预报、避灾转移、应急演练等关键环节入手,力争在灾害或险情发生前就组织人员避让。
“地质灾害发生前会出现征兆,对这些征兆,周边群众最易发现,关键在于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李刚说,该市通过微信、电视广播、院坝会等,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针对汛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实际,该市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平台,将地质灾害隐患信息、各级防灾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及时向每一名防灾人员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据了解,该市还动态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组织专家针对每个隐患点的情况设计撤离路线,及时更新警示标牌、撤离路线标识和“避灾明白卡”,确保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
“我们每年都要开展防灾避险演练,实现所有隐患点演练全覆盖,在实战中提升组织指挥、科学避险和迅速撤离的能力,通过演练使撤离路线、避险措施等深入人心。”李刚说。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消除隐患的重要途径,通过分类治理,该市地质灾害隐患存量逐年减少。李刚表示,在治理过程中,六盘水市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做好地质灾害责任认定及风险评估,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各级政府主动承担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及时开展治理;对因采煤、道路工程建设等工程活动诱发的隐患,督促责任单位做好群众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等工作,坚决杜绝政府大包大揽、统一“埋单”的现象。
该市按照100%项目化的要求,建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分期分批实施治理,同时加强地质灾害建设项目跟踪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去年以来,该市通过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消除了530余户3700余名群众面临的地质灾害隐患。对于风险等级高、受威胁人数不多、工程治理成本远高于搬迁成本,或者通过工程治理难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的居民点,该市探索与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乡村振兴等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去年以来共搬迁2400余户9600余名受威胁群众。
文章来源:中国应急管理